文殊菩薩的感應故事

我們都知道文殊菩薩智慧不可量,《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中說:“文殊師利大聖尊,三世諸佛以為母,十方如來初發心,皆是文殊教化力。”十方如來初發心,都是因為文殊菩薩的教化之力,由此可見文殊菩薩功德之殊勝。

 

故事一:勤修止觀,臨終祈請

行滿禪師,是萬州南浦人(今重慶萬州)。他最先隨石霜禪師學習禪宗法門,後來又前往天臺山,跟隨荊溪大師學習天臺止觀,最後頓悟其中妙旨。

他以此因緣,就留在了天臺山在華頂峰下的智者院中充當茶頭一職,在雲起濤滅之中長養佛法的妙悟。

他的住處門外有一顆大松樹,樹上有寄生的小樹,每當禪師在松下坐禪的時候,小樹都會嫋嫋低伏為禪師遮蔭擋雨。

見到這一情景的人,無不稱奇,而這棵松樹也囙此被人們稱為“茶頭作禮樹”。

在開寶年間,禪師見松樹倒折,自知世緣將盡,於是對人說:“我要上路了。”

隨後,他請眾僧為他助念文殊菩薩聖號。

在“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的聖號念誦聲中,他寂然而化,時年八十八歲。

 

故事二:待人如佛,菩薩摩頂

祖韶法師,俗家姓劉,天臺人士。他十九歲就熟誦《法華經》,囙此試經得度,在慈雲法師座下修學。

慈雲法師到靈山寺當方丈時,他擔任首座。

後來慈雲法師將要到草堂寺去的時候,對他說道:“祖韶啊,你應該前往能仁寺去代替本如擔任方丈,好讓本如回來繼任本寺方丈。”

祖韶法師一聽,並沒有半分怨言,立刻穿上草鞋,帶上衣缽就出發了。

在他飄然走到江邊的時候,慈雲法師命人將他追回。

待他回到寺中時,慈雲法師對他說道:“我只是試探你罷了。你對於名利權位毫不眷戀,來去如浮雲無系。本寺方丈之比特,非你莫屬。”

祖韶法師聽了慈雲法師的話之後,淡淡一笑,拜受了。

祖韶法師繼任方丈之後,依照慈雲法師的前例,一切如舊。在平時講經之餘,持行四種三昧作為常課。

光陰荏苒,數十年光陰過去了。

有一天,祖韶法師對福斯說道:“我蒙先師不弃,囑以方丈之任,現在我已經年邁,世緣將盡,以後就讓慧辯上座繼任吧。”

說完之後,他就回到僧房之中。沒過多久,他就跏趺而坐示寂了,時年七十二歲,僧臘五十二。

在他圓寂之後,他的侍者才對福斯說出了他的一些往事:

有一次,法師在前往京城的路上,夢見有梵僧為自己摩頂道:“我乃文殊,為你開示五無生義。”法師醒來之後,覺得身心豁然開朗,就像冰雪在心一樣歷歷分明。

又有一次,法師夢見進入古寺之中,見有一比特老僧對他說:“我為你開示第一義諦,你要好好諦聽。”法師聽完之後,猶如甘露灌頂,醒來之後,所見世間事都宛如雲影一般。

曾有人好奇地問法師道:“法師,為什麼大家見到您都很歡喜呢?”

祖韶法師微笑著回答道:“那是因為我面對大家時,就觀想大家是佛的緣故啊。”

那人恍然而有所悟。

 

故事三:發願朝臺,親見菩薩

法照國師,唐大曆二年時,曾在衡州雲峰寺安住。

有一天,他在齋堂用齋時,在食缽中見到了一幅奇景:

缽中湧現了五色的雲彩,裡面隱隱約約顯現出一座寺院,在寺院的東北方有山澗和石門。雲中顯現的寺院有一匾額,上面寫著“大聖竹林寺”。

他起先不以為意,後來他又在缽中見到幾座寺院,還有數萬比特菩薩出沒其中。

這時,他心中覺得有些奇怪,於是將自己所見所聞告訴了自己所遇到的善知識。

有兩位前去朝過五臺山的法師聽了他的描述之後,很確定地告訴他道:“雖然說菩薩的示現不可用凡情來揣測,但是如果按照你所描述的山勢和朝向來看,那的確是五臺山中的情景。”

他聽了之後,心中發願想要前去朝拜五臺山,但是當時因緣不具足,所以他把這件事情藏在了心底。

四年之後,他在湖東寺開念佛法會,感得祥雲彌漫。

在雲霧之中出現了許多樓閣,他見到阿彌陀佛和觀音、勢至兩位菩薩現身在虛空之中,身邊還有幾比特梵僧手執錫杖隨侍。

忽然耳邊有一位老人對他說道:“你以前曾經發願前往金色界朝拜文殊菩薩,為何遲遲不曾成行呢?”

他心知這是菩薩示現提醒他要履行誓願,於是他很快就和幾比特志同道合的同修出發,前往五臺山。

此行他見到了夢中顯現的幾座寺院,並且親身抵達了夢中所見的大聖竹林寺。

竹林寺方圓二十裏,有一百院落,都是黃金為地,寶塔華臺,玉樹林立。

他不知不覺地進入了講堂,見文殊菩薩在西,普賢菩薩在東,正高踞獅子座為福斯說法,當時有數萬比特菩薩圍繞著兩位大菩薩正在恭敬聞法。

他來到兩位大菩薩面前,對菩薩頂禮之後,恭敬地問道:“菩薩慈悲,不知道末世的凡夫應該修學什麼法門呢?”

只見文殊菩薩對他說道:“對於末世眾生來說,一切的修行法門無如念佛,阿彌陀佛的願力不可思議,如果你一心繫念如來,定能往生。”

當時,兩位大菩薩一同舒展金色臂為他摩頂道:“你將以念佛之力,而證得無上覺。”

隨後,文殊菩薩又對他說:“你可以再去其他菩薩的院中參訪學習。”

他遵菩薩的吩咐,一一前去參訪之後,再度回到菩薩面前,頂禮告辭。

他離開寺院,來到了大門外再度頂禮。

當他禮畢時,剛一抬頭,就發現眼前的寺院已經消失不見了。

後來,他請工匠將自己的經歷刻在石畫上,並在自己見到菩薩的地方,建了一座寺院,命名為“竹林寺”。

當竹林寺完工的時候,他對福斯說:“我所應該做的事情,都已經完畢了。”

幾天之後,他就安詳示寂了。

 

關於祈請文殊菩薩示現的故事就講到這裡了。《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中說:“文殊大菩薩,不舍大悲願。變身為异道,或冠或露體。或處小兒叢,遊戲於聚落。或作貧窮人,衰容為老病。及現饑寒苦,四方而求乞。令人發一施,與滿一切願。”菩薩慈悲,無刹不現身,只是不知道我們是否有慧眼能够識別示現在我們身邊的菩薩呢?

願與大家共勉。

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