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開光

星雲大師:何謂開光

在佛教裡,舉凡雕塑的佛像、木刻的佛像、銅鑄的佛像,當要供奉之前,都會先舉辦一個“開光”儀式。

開光,是把自己虔敬之心,融入到所供奉的佛像之中,以心光來開啟佛心,以虔誠之心來祈求諸佛菩薩的慈悲靈感,所以開光在佛教裡是不可少的典禮。

其實,佛像哪裡需要人來替他開光,所謂“開光”者,人們為自己的心開光耳!所以開光典禮在佛門裡非常盛行,就如社會上的房屋落成典禮、橋樑通車典禮、德高年長者之壽誕典禮。尤其年輕男女的結婚典禮,經過了這個公開的典禮儀式,就能獲得公眾的認可,就具有法律上的合法性。

開光,名義上是替佛像開光,實際上是為自己開光,甚至不只為自己開光,今天普世都需要開光,例如:

一、開人我因緣之光
世間上人相、我相,人我之間的鴻溝難以填平,假如有個因緣,能夠視人如己、視己如人,立場加以調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無我、無人,不就成為“眾緣一體”了嗎?佛殿裡,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但是你把他當成阿彌陀佛,佛與佛之間會計較嗎?不會的,因為佛佛道同,光光無礙。你在室內點了一盞燈光之後,又再點亮一燈,光和光不會互相排斥。所以一即是二,二即是一,人人是佛,你我皆佛,開了人我因緣之光,大家同體共生,互相道交,不亦宜乎。

二、開萬物共生之光
宇宙間,虛空是本體,萬物是現象;沒有本體,哪有現象?沒有現象,又何知本體?本體和現象,所謂一如也!“體”“相”結合,才能產生功“用”,體、相、用,三而為一。宇宙間,所有一切生命,人類也好,動物也好,植物也好,甚至於大地山河,都有一個共同的生命,相互輔助,相互依存。現在環保意識抬頭,就是告訴我們,大地養育人類,人類應該保護大地,一切生物平衡,即是萬物共生之意。如果我們將“萬物共生”之光開啟之後,大家相互依存、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愛護,何等美好的世間。

三、開眾生本性之光
眾生其實都是一體的,但是在眾生的大我一體之中,又分出許多的個體,養成自我的欲望,自私的觀念,所以分裂,人世間就沒有太平,就會互相傾軋,互相鬥爭,甚至於排除異己,各種殘殺,慘不忍睹。若能開啟“眾生本性”之光,讓每一個人從“小我”中再擴大起來,跟一切眾生,甚至宇宙萬有結合一起,就如結拜成“異姓兄弟”,大家彼此有情有義,不是更好嗎?

四、開世界和平之光
世界和平的口號,多少人在呼籲,多少人在期盼,但世界能和平嗎?這必然是一條艱辛之路。因為世界的分子大都心地黑暗,在黑暗裡,哪裡能見到別人?哪裡能讓異己存在呢?所以,能開世界之光,讓世界光明起來,透過宗教的提升、緣起的認識、人性的淨化、自性的發光,世界放光了,大家跟著世界一起放光,那就是一個無我、慈悲的和平世界了。

 

以上內容源自網路

以下內容源自百度百科「開光」詞條

 

開光 (佛教儀式)

開光,又稱開光點眼,多用在神像或者宗教藝術品上,乃是透過宗教儀式,請來神靈以靈力進入神像或宗教藝術品內。主其事者通常是僧侶或者道士,在臺灣,也常由民意代表、高級官員或者門閥聞人為之。其儀式大略是在念誦各種咒語或者吉祥話後,以朱砂筆點神像或藝品之上。

 

開光簡介

開光為佛教儀式之一。凡神像塑成後,擇吉日按一定儀式致禮供奉,名開光。凡由工匠製造出來的神像未經宮觀供奉和舉行開光儀式則還僅僅是個藝術品而已。開光就是把宇宙中無形的、具有無邊法力的真靈注入到神像中去,神像也就具有無邊法力的靈性。故而開光是神像被供奉後,必不可少的儀式。開光儀形式頗多,僅能就其普遍性作一介紹。

 

開光儀軌

開光儀軌(一)

1、爐香贊
2、南無般若會上佛菩薩(三稱)
3、滾引磬,刹板
4、請聖
(1) 香花迎!香花請!弟子(各稱自己法名)一心奉請。娑婆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西方接引阿彌陀佛。當來下生彌勒尊佛。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惟願不違本誓,慈光攝照,光臨道場。(以下皆三請)
(2)香花迎!香花請!弟子(各稱自己法名)一心奉請。觀音勢至、文殊普賢、清淨海眾,諸大菩薩,律藏會上,優波離尊者,西天東土歷代祖師,惟願不違本誓,慈光攝照,光臨道場。
(3) 香花迎!香花請!各稱自己法名一心奉請。光明會上,寄位諸天。梵釋四王、天龍八部、伽藍土地、護戒神王、金剛力士,幽顯靈只,惟願不違本誓,光臨道場。
5、 法師說法
(1)執毛巾:今日世尊色清淨,威容顯耀絕無倫;
無盡大悲憐三界,惠以眾生真實利。
(2)執鏡: 佛面猶如淨滿月 亦如千日放光明
圓光普照於十方 普渡一切諸有情
(3) 執毛筆:普願世尊開智慧光,速使眾生如實開寶藏
普願世尊開大悲光,拔其眾生三界極苦輪
普願世尊開清淨光,滅諸眾生三垢煩惱塵
普願世尊開無量光、無邊光、無礙光、無對光、炎王光、歡喜光、不斷光、難思光、無稱光、超日月光,光明顯耀威神力,無量有情普得度,身意柔軟普生喜,速發菩提得解脫。——開!
6、佛寶贊
7、回向

開光儀軌(二)

1、維那呼:迎請和尚或主法法師(鐘鼓齊鳴)
儀仗隊迎請:從接引殿至觀音殿,請主法、法師至接引殿。
2、維那舉贊:戒定真香——主法拈香、禮佛
維那坱大馨三聲:主法向佛合掌白
萬德莊嚴相 法性清淨身
湛然應一切 普利濟眾生
蓋聞:妙應本虛 唯至虛而能應
真實無相 乃假相而顯真
極大難名 圓光普照
(應時開啟頭上蓋布)
3、維那舉稱聖號: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4、請聖:
香花迎、香花請——
弟子眾等,一心奉請娑婆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過去迦葉如來、西方接引阿彌陀佛、當來下生彌勒尊佛、消災延壽藥師如來、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唯願不違本誓,哀憫有情,居慈蓮座,降臨道場。
香花迎、香花請——
弟子眾等,一心奉請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大勢至菩薩、地藏菩薩、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大菩薩,唯願不違本誓,哀憫有請,居慈蓮座 ,光降道場。
香花迎,香花請——
弟子眾等,一心奉請護法韋馱菩薩、伽藍菩薩、四大天王,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護法藏菩薩,護持聖教,光降道場。
5、主法向佛合掌白:
佛身充滿於法界 普現一切眾生前
隨緣赴感糜不周 而恒處此菩提座
伏以:紺目金容,現四八之妙相,玉毫卍字放百億之光,儀瑞應于斯時,實祥開于季運,伏念眾等,幸蒙世尊教法,實渴仰於勝淨妙明,仰賴大慈開迷,取圖報于紫金光聚,既以和土范金、圓成寶相,用是諏吉選日,開點靈光,伏願現實相,放無量光,巍巍蓮座,作群生低頭禮敬之因,昱昱金軀,示弟子瞻仰如來諸佛菩薩,依相莊嚴,光照十方,何待弟子為之開啟,然而實際理法不存,佛事門中萬法不備,理應如是,事世應為,取足之教,皈依則三途盡撥,秉教及九品頓超,妙理妙法應為如是,如理也。
6、唯那舉唱:佛面猶如淨滿月 亦如千日放光明
圓光普照於十方 喜舍慈悲皆具足
如於此會見佛座 一切塵中應如是
7、主法法師雲:今者XX寺XX佛,佛相塑裝金身,
功德圓滿,將為開點靈光,利益有情。
主法用毛巾擦佛面雲:現執此巾,拂去塵埃,真性顯現,
蕩滌塵埃光燦爛,洗盡人間萬慮悲。
主法用鏡照佛面雲:提此大圓鏡子,光明遍十方。
圓光普照於十方,咸令眾生增福慧。
主法用筆點佛身雲:用此筆點開六根,互攝互融當起妙用。
點眼眼通 圓照法界 點耳耳通 妙用十方
點鼻鼻通 遍聞諸香 點舌舌通 善產妙法
點身身通 分身塵刹 點意意通 普恰群機
佛心我心 心心相應 心光佛光 光光互照
眼耳鼻舌 身意諸根 根根妙用 利濟群生
我于諸公同入如來大光明藏——(即開光一句應向何處舉揚)
巍巍端座紫金台 萬德莊嚴從妙相
慈悲喜舍皆具足 靈光顯耀不須開
諸佛菩薩妙難論 應化處處現金身
將為眾生開慧眼 十方法界渡迷津
8、維那舉開光咒(七遍)
唵 阿暮伽 缽頭摩遜娜隸 馱羅馱羅秜 漫拏隸吽
接:心經(三遍)
9、維那舉:佛寶贊偈:
大眾念佛號(給某某佛像開光念某某佛像佛號)
10、維那舉吉祥頌大眾同念:
佛身充滿於法界 普現一切眾生前
隨緣赴感糜不周 而恒處此菩提座
皈依世尊無有上 諸佛菩薩共垂慈
我今依教安聖位 唯願慈悲哀納受
迦葉如來具大悲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拘那牟尼見無礙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迦羅鳩馱如金山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毗舍浮佛無三垢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屍棄如來離分別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毗婆屍佛如滿月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弗沙明達第一義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提舍如來辨無礙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波頭摩佛淨無垢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燃燈如來大光明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願晝吉祥夜吉祥 晝夜六時恒吉祥
一切時中吉祥者 願諸上師哀攝受
願晝吉祥夜吉祥 晝夜六時恒吉祥
一切時中吉祥者 願諸三寶哀攝受
願晝吉祥夜吉祥 晝夜六時恒吉祥
一切時中吉祥者 願諸護法常擁護
11、三皈依
12、回向文:
開光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刹,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密。
願以此功德,回向准提法,現前及當來, 遍揚十方界,一切眾生聞,得無盡利益,善願皆成就,往生佛淨土,究竟成佛道。
摩訶波若波羅密
13、維那呼:開光以圓滿兩序大眾禮謝主法師和各位法師。
14、維那呼:敬送法師

表法意義

佛教中任何儀式都具有一定的表法意義,開光也不例外。佛教認為,我們眾生從無始以來,就受到無明塵垢的污染,而不能徹見諸法的真理,所以需要開發我們內具的智慧。唐代神秀禪師說過:“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所以,在開光儀式中,行使主法的人拿起毛巾向佛像作拂塵的動作,這是表示要拂去眾生心地上的垢塵;用鏡子一照,表示垢除淨顯,明心見性,真正見到諸法的本來面目;用朱砂筆點向佛眼,是因為眼睛代表了智慧,所以點開佛眼,開發眾生的內在智慧。如果眾生沒有智慧,對諸法妄起分別,就如眼睛有病,見到空花,還執為實有,所以需要除去眼病,發掘原有的般若智慧。佛教開光儀式所具有的內涵,是佛教特有的提升加持。佛教開光儀式,不僅是開佛眼,更是開眾生的心眼,開內在般若智慧。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