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涅盤是何意

《大乘起信論》稱:“以無明滅故,心無有起;以無起故,境界隨滅;以因緣俱滅故,心相皆盡,名得涅盤。”佛教大小乘對涅盤有不同的說法。一般分有餘涅盤和無餘涅盤兩種。一個修行者證得阿羅漢果,這時業報之因已盡,但還有業報身心的存在,故稱有餘涅盤;及至身心果報也不存在,稱無餘涅盤。

據《肇論》介紹:小乘以“灰身滅智,捐形絕慮”為涅盤,是為無餘涅盤。大乘還分性淨涅盤和方便淨涅盤兩種。本有的法身,名性淨涅盤,即真如法性,亦稱性德涅盤;假六度緣修,本有法身顯現,名方便淨涅盤,亦稱修得涅盤。

法相宗綜合了大小乘涅盤學說立四種涅盤:

1、自性清淨涅盤。雖有客塵煩惱,而自性清淨,湛如虛空;

2、有餘依涅盤。斷盡煩惱障所顯之真如;

3、無餘依涅盤。出生死苦之真如;

4、無住處涅盤。斷所知障所顯之真如,此依佛的三身而說,有法身故不住生死,有應化身故不住涅盤,名為無住涅盤。

大乘佛教認為涅盤具有常樂我淨四種德性或常、恒、安、清凉、不老、不死、無垢、快樂八種德性。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